军地携手育良师|第八站:天津大学

发布者:新闻文化室作者: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审核人:管理员编辑:发布时间:2025-02-20浏览次数:12

根据石家庄校区《“十四五”人才建设专项规划》和年度政治工作安排,为进一步提升骨干教员教学能力,129日至14日,校区依托天津大学组织了为期6天的骨干教员教学能力提升研讨班,共40余名教员参加。

天津大学始建于1895年,前身为北洋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确定的1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教育部、天津市、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111计划”等首批重点建设大学。建校以来,始终秉承“兴学强国”的使命、“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爱国奉献”的传统和“矢志创新”的追求,牵头建设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和全国新工科教育创新中心,入选国家卓越计划、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建设高校等项目,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开班仪式上,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领导介绍了天津大学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给予了美好祝愿。石家庄校区领导对天津大学表达了深切感谢,同时从“感悟文化深内涵”“端正学风务实效”“展示形象守底线”3个方面对参训骨干教员提出了明确要求。

本次活动共安排专家讲座七场,邀请十余名各领域专家教授,重点围绕“学科规划与建设”“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教师心理健康与幸福力提升”等关键领域进行授课指导,结合教学实践针对教学领域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和交流。通过深入探讨,参训人员在如何有效进行学科规划、如何优化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方法、如何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以及如何关注和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等方面获得了宝贵知识和实践经验。

本次培训专门围绕“团队建设”“典型示范”“智慧课堂”“说课评课”等方面安排了5场研讨交流,来自智能与计算学部、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针对智能教育背景下新工科教学等前沿领域设置话题、区分组别,深入探讨如何在信息化条件下提升课堂效果和授课质量,通过现场示范和深入交流,让参训人选掌握如何在日常教学设计中巧妙运用智慧手段,丰富教学方法,通过分组作业和现场评课,引导参训人员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把技巧应用于实际,在相互学习中相互促进,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先进的科研团队是如何建设发展的?”“虚拟仿真和VR技术如何在课程思政中融合运用?”本次培训还安排前往两个校区开展参观访学活动,并专门安排参训人员到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访学交流。受训人员通过“全景教学空间教学模式展示”“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重点实验室学术交流”“团队素拓沙盘”等活动,直观地了解和体验到创新型教学模式,近距离观察和学习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和实验技术,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在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环节中,参训人员身临其境感受现代科技带来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对充分运用“虚拟仿真+VR互动”技术开展思政课程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结业典礼上,各学习小组分模块汇报了集训成果和心得体会,他们表示通过本次研讨班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还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对他们的专业成长和未来的工作实践都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本次培训活动以天津大学的强势学科和资源为基础,设计教学培训方案,确保每名参训学员能够快速、深入理解天津大学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的优良做法,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培养经验,有效提升骨干教师的核心综合能力,促进了校区教学科研及训练工作的建设。

 



关闭